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部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
華龍網4月21日19時訊記者獲悉,今(21)日下午,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部研究院(簡稱西部研究院)在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中冶賽迪集團大廈揭牌,該研究院由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起,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冶賽迪)牽頭,重慶大學、中國五冶集團、中冶建工集團等聯合組織成立,這是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中心在西部設立的第一個綜合性鋼結構應用研究平臺。
潛力巨大 重慶鋼結構產業亟待發展
由于安全性好、使用壽命長,還可以回收循環利用,鋼結構建筑近年來在我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表示,西部地區城鎮化率遠遠低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山地河流眾多,道路建設具有明顯的“以橋代路”特征,因此,西部地區未來將有大量建筑和橋梁需要修建,鋼結構的應用市場潛力極大。
不過由于老百姓的觀念以及成本方面的問題,鋼結構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熬腿珖秶鷣砜?,鋼結構建筑大概占到了所有建筑的6%左右,而在重慶這一比例只有2%?!蔽鞑垦芯吭涸洪L羅福盛告訴記者,重慶的嘉陵江大橋、朝天門大橋、千廝門大橋等都是鋼結構,此外,公共場館如奧體中心、涪陵體育館、國博,超高層建筑如正在修建的來福士廣場也是鋼結構的,還有一些學校、大型工業廠房等都可以廣泛運用鋼結構建筑。
“根據相關規劃,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間,全國的鋼結構建筑比例要提高到15%-20%之間,而重慶也出臺了相關規劃,在十年后要達到10%左右?!绷_福盛說。
一份行業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根據《重慶市關于加快鋼結構產業創新發展與推廣應用調研情況報告》預測,在“十三五”“ 十四五”期間,通過積極推廣鋼結構應用,全市在各類建筑中的鋼結構用鋼總量可達到3500萬噸,平均每年將達到350萬~400萬噸的規模,年均形成約350億元的直接產值,帶動GDP約1225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發展鋼結構建筑,還有利于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西部鋼鐵過剩產能。當前,我國西部地區建有重鋼、昆鋼、攀鋼、八鋼等多個大型鋼鐵企業,化解過剩產能需求巨大,我市2016年發布的《關于加快鋼結構推廣應用及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鋼結構用鋼本地采購率達到50%以上,每年化解本地鋼鐵產能70萬噸以上”。
“發展鋼結構建筑,還將推動重慶及我國西部地區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痹摌I內人士表示,對重慶而言,則將有助于進一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不斷推進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質,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產學研融合 帶動產業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盡管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鋼結構生產第一大國,但是鋼結構用鋼量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在鋼結構技術研發、工程化應用和市場化推廣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應運而生。
記者獲悉,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立于中冶集團,是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的我國鋼結構領域唯一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由岳清瑞院士領銜,周緒紅院士是該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研究中心利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促進鋼結構工程技術領域高新技術的工程化、產業化,提高我國鋼結構工程技術整體水平,推動我國鋼結構產業及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國家鋼結構中心負責人介紹,此次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部研究院的成立,則是為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加強西部與發達地區互聯互通。
“作為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中心在西部地區的研發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人才培養平臺,西部研究院將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鏈,整合西部地區鋼結構產業技術優勢資源,提升產業系統集成能力,引領產業走基層創新道路,推動國家、地方鋼結構產業政策落地,快速提高我國西部地區鋼結構工程科研設計水平、加工制造智能化水平及產業系統集成水平,推動鋼結構產業鏈的快速發展,進而服務重慶等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蔽鞑垦芯吭贺撠熑私榻B。
周緒紅也表示,希望通過西部研究院的發展,能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產學研用緊密合作、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
強強聯合 提升全產業鏈整合能力
西部研究院的成立,是由中冶賽迪集團牽頭,聯合重慶大學、五冶集團、中冶建工集團共同發起的,這四家單位有何底氣?
作為牽頭單位,中冶賽迪是中國鋼鐵工程技術的領軍企業,也是重慶唯一具有城市建設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服務商。
“中冶賽迪擁有60年工程經驗,形成了深厚的鋼結構技術積淀,具備多學科多專業系統集成優勢和全產業鏈整合能力,在推動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發、中試及產業化應用上具有獨特優勢?!敝幸辟惖舷嚓P負責人表示,中冶賽迪是我國鋼結構工程應用技術的奠基者之一,主編和參編了鋼結構方面的主要國家規范,主編鋼結構設計手冊、材料手冊等大型工具書,還是重慶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基地、西南地區綠色建筑基地。
而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在鋼結構領域有一批全國杰出的專家,組合鋼結構、壓桿穩定理論、結構可靠度、薄壁結構理論等居全國領先水平;中國五冶是集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及裝備制造、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為一體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公司,擁有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鋼結構制造特級資質,在成都、上海分別建有年產20萬噸、15萬噸鋼結構生產基地,部分鋼結構產品出口國外;中冶建工則對建筑施工全專業、全流程覆蓋,構成完整的建筑產業鏈和服務價值鏈,擁有重慶地區唯一“三特”“五甲”建筑施工企業,擁有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
“四家單位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通過全產業鏈策劃、資源整合與構建,打造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裝配式建筑集成體系,提供一體化全過程咨詢解決方案,從而改變重慶和西部地區鋼結構建筑產業配套不完善、技術水平落后的現狀,建立起涵蓋鋼材生產、工程設計、鋼結構制造、現場施工、項目運行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將對重慶整個鋼結構產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蔽鞑垦芯吭合嚓P負責人說。